為了保證鍛件質量,提高產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,除了在生產過程中要隨時檢查鍛件質量外,建業鍛壓鍛件廠入庫前鍛件還必須經過專職人員進行質量檢查。
鍛件檢驗的內容包括:鍛件幾何形狀與尺寸、表面質量、內部質量、力學性能和化學成分等幾個方面,而每一方面又包含了若干內容。 鍛件所需進行的具體檢驗項目和要求,須根據鍛件重要性等級來定。鍛件的等級是按零件的受力情況、工作條件、重要程度、材料種類和冶金工藝不同進行劃分,各工業部門度鍛件等級的分類不盡相同,有的將鍛件分為三個等級,有的分為四個或者五個等級。
生產完鍛件后,必須要進行檢驗,這樣才能更進一步來確保鍛件的質量。
鍛件的冷卻,應按鍛件工藝規程規定的冷卻方法進行。鍛后熱處理應按有關工藝文件進行。可以按生產廠的工藝規程進行,也可按使用廠提出的工藝要求執行,但必須在簽定合同時注明。I、II類鍛件,必要時應提出工藝說明書,并應進行初始生產工藝、工裝的試驗,驗證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。I、II類鍛件應按鍛件圖號,建立質量檔案。
鍛件的切邊、沖孔、校正溫度應根據鍛件工藝規程的有關規定進行。鍛件表面應按如下的要求進行清理:表面清理應按工藝要求選用噴砂、拋丸、滾筒、酸洗或其他方法。清理后的鍛件表面質量應符合技術文件要求;鍛件表面缺陷允許清理,清理深度及深寬比按相應鍛件技術標準規定;采用酸洗清理時,酸洗溶液應按相應的技術文件進行定期化驗和更換。鍛件不允許酸洗過度。
工序檢驗,建業鍛壓鍛件廠每批鍛件必須進行“首件三檢”制度,檢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投產。生產中嚴格執行自檢、互檢和專檢。
工序檢驗員應對生產現場進行巡回檢查,對鍛件加熱爐溫度的控制、鍛造操作情況進行監控,并定期抽檢鍛件的外形尺寸及表面質量。鍛件(或坯料)經檢驗合格后,檢驗員應在工序卡或記錄卡上簽字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