鍛件主要采用的檢驗方法有化學成分分析、力學性能試驗、低倍檢驗、金相高倍檢驗和無損檢測。建業鍛壓鍛件廠
化學成分分析。一般化學成分分析主要為碳、錳、硅、硫及合金元素的含量。鍛件從相當冒口端取樣,重要零件為了了解偏析程度需從水、冒口端取樣,特殊件或缺陷分許,往往還需要分析氣體,夾雜物及微量雜質元素的含量,供質量確認或研究使用。
力學性能試驗。鍛件廠常用的力學性能試驗為硬度、拉深、沖擊和彎曲試驗。從性能數據可以發現材質存在的問題,鋼中氣泡、疏松、裂紋、晶粒度及回火脆性等往往均可在力學性能試樣的斷口上反映出來。
低倍檢驗。硫印、酸洗、斷口是常用的低倍檢驗項目。硫印可以顯示硫在截面上的分布情況;酸洗可以顯示截面上的成分偏析、疏松、縮孔、皮下氣泡、夾雜物、翻皮、白點裂紋等各種宏觀缺陷;斷口檢驗可以發現硫印、酸洗所沒能顯露出來的缺陷,是一種簡便而適用的方法。
金相高倍檢驗。這種方法廣泛用于微觀檢查,也常用于研究宏觀缺陷的微觀特征。是用光學顯微鏡在放大50至2000倍下觀察備好的金相試樣,檢查夾雜物,金屬顯微組織及晶粒度等。
不間牌號高溫鍛件的再結晶特性有所不同。例如,多數高溫合金的臨界變形程度為3%-5%,而GH135合金為4%-6%,鍛造時應使各處變形程度超過上述數值。
不同冶煉方法、不同爐號的同脾號高溫鍛件,由于化學成分的實際含量有差別,因此實際再結晶溫度和聚集再結晶溫度常常是不一樣的。強碳化物和金屬間化合物的形成元素碳、鉬、鈦等的影響更為明顯。例如,建業鍛壓鍛件廠生產和試驗證明:不冋冶煉方法、不同爐號的GH33合金,其適宜的加熱溫度在1070-U401C之間變化。因此應根據各批材料的情況采取具體的有效措施。
大型鍛件的斷面尺寸大,生產過程復雜,其熱處理應考慮以下特點組織性能很不均勻;晶粒粗細不均;存在較大殘余應力;一些鍛件容易穿產生白點缺陷。